国家发改委:将进一步加大西部地区能源领域重点工程建设
能源新闻网
2018-09-02 13:28
摘要:8月30日,发改委举行西部大开发进展情况专题新闻发布会,政研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西部司巡视员肖渭明出席发布会,介绍西部大开发进展情况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新机遇。
8月30日,国家发改委举行西部大开发进展情况专题新闻发布会,政研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西部司巡视员肖渭明出席发布会,介绍西部大开发进展情况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新机遇,并就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重大工程建设、脱贫攻坚、固定资产投资、地区间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补偿等相关问题,回答了与会记者提问。
8月30日,国家发改委举行西部大开发进展情况专题新闻发布会,政研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西部司巡视员肖渭明出席发布会,介绍西部大开发进展情况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新机遇,并就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重大工程建设、脱贫攻坚、固定资产投资、地区间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补偿等相关问题,回答了与会记者提问。
能源新闻网注意到,在介绍西部地区开发情况和回答记者提问期间,西部司巡视员肖渭明多次提到了西部地区能源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未来与能源相关的工作安排。
能源工程领域建设成绩斐然
据肖渭明介绍,西部地区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全面增强。具体到能源方面,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能源工程相继竣工,最后一批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金沙江梯级水电站以及广西百色、四川紫坪铺等一批大型水利枢纽建成并发挥效益。
同时,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西部地区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批特色产业基地逐步成形,特别是建成了一批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四大基地,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
具体的数据方面,肖渭明表示,目前西部地区能源累计开工重点工程41项,金沙江观音岩等一批水电站、风电站项目建成投产,西电东送三大通道全面建成,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实施。
将进一步加大能源领域重点工程建设
对于接下来的工作安排,肖渭明指出,国家发改委计划围绕“一带一路”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开工建设一批交通、水利、能源基础设施与生态环保和民生保障重点工程,确保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确保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势头不减弱。
肖渭明强调,要进一步推动电力、油气、信息等骨干网络建设,加强西北、西南陆路进口油气通道和配套干线管网建设,完善西气东输京陕线和和川气东送为主的天然气骨干管网建设。推动建设陕北-湖北特高压直流,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等电力通道建设。
肖渭明表示,截至2017年年底,152项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已经完工52项,还有100项在建,按照计划安排,全部项目将在2023年年底完工,完工以后西部将新增铁路里程8751公里,新增高速公路3219公里,新增发电装机1878万千瓦。到那个时候,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在创新驱动强化举措方面,国家发改委正在考虑探索通过负面清单和鼓励类目录相结合的方式来完善产业政策,支持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能源、资源等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布局、升级改造和绿色发展,促进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依托“互联网+”等发展新经济,拓展发展新空间。
加大生态文明建设
肖渭明指出,西部是我们国家的屋顶和水塔,是国家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为重点的生态工程实施力度,加快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加大生态转移支付力度,在建设美丽西部中扎实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此外,在政府推动的情况下,国家发改委在实行市场化机制,目前推动了水权、碳排放权、排污权、碳汇交易等不同的生态补偿办法,现在一些省之间的生态补偿,比如说广东和江西的补偿,安徽和浙江之间的生态补偿都在有序开展。我们通过生态保护补偿,促进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了生态保护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拓宽了农牧民收入的来源渠道,有效增加了生态产品和服务,实现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有机统一。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成就。
附:国家发展改革委西部大开发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实录
国家发展改革委西部大开发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实录
【孟玮】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西部大开发进展情况。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对全国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上周,国务院召开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对深入推进西部开发工作做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为了方便大家了解西部大开发的最新进展情况和下一步政策考虑,今天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我的同事,西部开发司巡视员肖渭明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下面先请肖司长作介绍。
【肖渭明】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也很愿意回答大家关心、关注的问题。首先我向大家通报一下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情况和工作进展。
第一个方面,西部大开发的进展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委会同有关方面狠抓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改善民生,推进实施了一大批重点项目和工程,巩固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平稳向好的发展势头,西部地区各项主要指标增速多年领先四大板块,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肖渭明】一是经济实力稳步提升。2013年到2017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从12.7万亿元增加到17.1万亿元,年均增长8.8%,占全国的比重从19.8%提高到20.0%。5年间,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些省份经济指标长年位居全国前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超过13%,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6.4%,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从23.8%、6.1%提高到26.4%和7.5%。
【肖渭明】二是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全面增强。铁路运营里程达到5.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7618公里。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兰渝铁路、西成高铁等一批重要交通干线相继投入运营。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万公里。民用运输机场数量达114个,占全国比重近50%。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能源工程相继竣工,最后一批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金沙江梯级水电站以及广西百色、四川紫坪铺等一批大型水利枢纽建成并发挥效益。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移动互联网覆盖面不断扩大。
【肖渭明】三是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西部地区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批特色产业基地逐步成形,特别是建成了一批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四大基地,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各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比如重庆的汽车、电子信息产业,贵州的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产业等蓬勃发展。
【肖渭明】四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重点生态地区生态修复治理加快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稳步推进,在西部地区设立了37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补偿机制初步建立。5年来,西部地区安排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3865.6万亩,面积累计达1.26亿亩,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草原、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得到巩固。
【肖渭明】五是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2017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1万元和1.1万元,是2013年的1.38倍和1.46倍,年均增长超过10%。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5年来超过350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目前西部地区贫困发生率全部下降到10%以下。“两基”攻坚计划如期完成,“两基”人口覆盖率达100%。农村三级卫生机构建设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明显提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四川汶川、芦山、云南鲁甸、青海玉树、甘肃舟曲等灾区灾后恢复重建胜利完成。
【肖渭明】六是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西部地区积极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欧班列快速发展,截至目前,西部地区累计开行4579列,占全国开行总列数的47%,宁夏、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广西凭祥、云南瑞丽、内蒙古满洲里等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
【肖渭明】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制定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是管用的,为西部地区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总的看,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有力遏制,我国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大大拓展了国家发展的战略空间。
第二个方面,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新机遇。
【肖渭明】西部地区是我国发展的巨大战略回旋余地,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统筹做好西部大开发工作,可以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可以增强防范各类风险的能力,可以支撑全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形势。可以说,把西部这盘棋走活了,西部地区经济升级了,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将更加扎实。
【肖渭明】刚才孟玮同志说了,在上周(8月2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新一届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成立后的第一次会议。新一届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成立不久即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西部大开发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西部地区干部群众的亲切关怀。我们作为从事西部大开发工作的人倍加信心满满。会议听取了我委关于西部大开发有关进展情况和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有关情况的汇报,研究了当前形势,部署了今后工作。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这次会议的有关部署,着力从以下三方面做好今年和下一阶段工作。
【肖渭明】一是进一步营造更具竞争力的“软环境”,提高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以深化“放管服”改革释放活力,着力解决阻碍企业发展、群众办事难的突出问题,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进一步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优化消费环境,鼓励发展网购、文化、健康等新兴消费,释放西部的市场消费潜力。
二是把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扩大内需更好地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结合各地实际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提升西部产业竞争力。突出补短板这个重点,抓紧推进一批西部急需、符合国家规划的交通和信息网络、生态环保、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能源通道等领域重大工程建设。对这些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国家将加大支持力度,西部地区也要通过深化改革,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更大释放社会和市场潜力。
【肖渭明】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促进西部地区民生不断改善。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坚决兜住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底线。着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运用“互联网+”等新模式使边远贫困地区享有更多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提高西部就业、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
我就先通报这两方面的情况,欢迎各位朋友提问,谢谢大家。
【孟玮】下面请记者提问。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近期,经济数据显示我国西部地区面临着比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一些经济数据的增速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想问您对此有何看法?
【肖渭明】谢谢您的提问,也谢谢您对西部经济形势的关注。
今年以来,确实像您刚才所讲的,受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下滑的影响,西部上半年经济增速确实出现了下降,经济下行的压力比较大。这个下行是不是一种趋势?恐怕还要进一步观察。我们现在初步分析,有周期性因素的影响,但是更多的是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采取措施,确保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目前上半年一些经济数据的情况来看,西部总体来讲还是保持了稳中向好的态势,依然是在合理的区间运行。
【肖渭明】我谈三个观点:一是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在全国仍处于较高水平。今年上半年,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7.4%,高于全国增速0.6个百分点,也分别高于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0.5和2.7个百分点,略低于中部地区的发展速度。特别是西南地区继续保持了较高增速。贵州、西藏、云南的增速在全国排名前三,其中贵州是全国唯一实现两位数增长的省份,增长10%,而且是连续7年多保持两位数的增长。1-7月,西部各省区市工业增加值增长总体平稳,西藏、云南、陕西、贵州、青海、四川累计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西藏、云南连续9个月实现两位数的增长,累计增速分别居全国第1位和第2位。西南省份固定资产投资普遍保持比较高的水平,贵州增长17.1%,广西增长11.5%,四川增长10.8%,云南增长10.4%。
【肖渭明】二是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五年来,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7.3%增加到46.7%,提高了9.4个百分点,而全国同期只上涨了6.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5年间,有超过一半的西部省份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四川、内蒙古、青海、甘肃四省区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以上。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在下降,下降了8.3个百分点。
【肖渭明】三是新动能正在加快孕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发展态势比较良好,工业增长贡献率稳步提高;高技术制造企业效益实现较快增长,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多个省份微型计算机、智能家电、新型数码产品等销售额保持2位数增长。以旅游、健康、养老、休闲、养生等功能为核心的旅游康养产业加快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总的来看,当前西部地区尽管面临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但仍然是我们发展的战略回旋空间,仍然处于中高速发展的机遇期、窗口期,是全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未来经济增长格局中可发挥更大作用。我们对西部地区的发展充满信心。谢谢。
【光明网记者】刚才您在介绍情况的时候提到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还提到了推进一批西部急需、符合国家规划的重大工程建设。能否介绍一下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的有关情况,西部地区发展将重点支持哪些领域的投资?谢谢。
【肖渭明】重点工程一直是我们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有力措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我们每年都会新开工一批重点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已经累计新开工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152项,投资总规模3.75万亿元,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民生和生态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铁路累计开工重点工程23项,宁西铁路西安至合肥段增建二线,呼和浩特至张家口铁路,西成高铁、兰渝铁路等一批连接东西、串通南北的铁路相继建成。现在,从西安到成都也就3小时左右,重庆、四川、陕西这三个在西部经济总量比较大的省份实现了建成3小时交通圈的良好愿望。进出新疆、出入西藏多通道的网络格局逐步完善。
公路累计开工重点工程35项,“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西部路段全线贯通,国家高速公路网西部地区路段基本建成。我在前面已经跟大家通报过,我们现在是两个5万,铁路营运里程达到5.4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5.1万公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欢迎各位朋友到西部地区旅游观光,坐高速铁路、坐高速公路看一看。
【肖渭明】民航机场累计开工重点工程12项,投资规模1624亿元。成都、重庆、西安、昆明等机场改扩建工程相继实施,基本形成了以成都、西安、重庆机场为区域枢纽,乌鲁木齐、昆明机场为门户枢纽,支线机场为支撑的机场网络体系。
【肖渭明】水利累计开工重点工程20项,投资规模4041亿元。内蒙古尼尔基大型水利枢纽建成发挥效益,云南滇中引水、内蒙古引绰济辽、陕西引汉济渭等重大引调水工程稳步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等成果显著。能源累计开工重点工程41项,金沙江观音岩等一批水电站、风电站项目建成投产,西电东送三大通道全面建成,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实施。
【肖渭明】生态环保方面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等重点工程。民生方面我们启动了一批小城镇公益设施建设项目,农村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这里向大家通报,到去年年底,152项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已经完工52项,还有100项在建,按照计划安排,全部项目将在2023年年底完工,完工以后西部将新增铁路里程8751公里,新增高速公路3219公里,新增发电装机1878万千瓦。到那个时候,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肖渭明】今年,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会议的安排部署,把调整优化结构与扩大内需更好的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西部地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补短板力度,将抓紧推进一批西部急需、符合国家规划的重大工程建设。将围绕“一带一路”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开工建设一批交通、水利、能源基础设施与生态环保和民生保障重点工程,确保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确保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势头不减弱。
我这里首先强调,交通基础设施依然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要加快形成以干线(高速)铁路公路为主骨架的交通网络建设。西部与全国各地一样也进入了高铁时代。“十三五”期间要重点推进十大高速铁路通道建设,具体来讲就是三个贯通和七个建设。三个贯通就是贯通乌鲁木齐到连云港的高速铁路通道、昆明到上海的高速铁路通道、昆明到广州高速铁路通道。七个建设分别是建设呼和浩特到南宁高速铁路通道、建设昆明到北京高速铁路通道、建设包头银川到海口高速铁路通道、建设银川至青岛高速铁路通道、建设兰州西宁至广州高速铁路通道、建设兰州至北京高速铁路通道、建设重庆至厦门高速铁路通道。
让我们非常欣慰的是,这十大通道里面有几条现在已经打通了,像昆明到上海、昆明到北京的高速铁路都通了。今年到明年我们要加快成贵高铁建设,尽快开工建设川藏铁路、渝昆高铁、西渝高铁等大通道。加快建设一批高速公路,拓展区域连接线,继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支线机场建设。
【肖渭明】二是要进一步推动电力、油气、信息等骨干网络建设,加强西北、西南陆路进口油气通道和配套干线管网建设,完善西气东输京陕线和和川气东送为主的天然气骨干管网建设。推动建设陕北-湖北特高压直流,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等电力通道建设。
【肖渭明】三是加强重大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滇中引水、桂中治旱二期、引黄济宁、引洮二期等重大引调水工程和四川向家坝灌区一期、广西百色水库灌区等项目建设。
四是加大对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
五是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创新投资和运营机制,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目前,西部地区大多数的镇和绝大多数的乡都缺少污水处理,这是我们下一阶段投资的重点。我就通报到这儿,谢谢。
【经济日报】西部地区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贫困人口比较多,相对比较集中。请问下一步西部地区打好脱贫攻坚战,怎么寻求更大的突破?
【肖渭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将其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我们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正如刚才您所讲的,西部仍然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012年到2017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9899万减少到3046万,其中西部地区贫困人口从5086万减少到1634万,年均减少25.5%。
刚才我提到,到目前西部12省区市贫困发生率已经全部降到了10%以下,这个贡献是了不起的,这个成就也是了不起的。但是我们确实还有1634万贫困人口没有脱贫,占全国的比重达到53.6%,也就是一大半贫困人口在西部,所以任务非常艰巨。西部地区贫困发生率比全国平均水平要高2.5个百分点,全国是3.1%,我们是5.6%。农村贫困人口在200万以上的省份全国是7个,5个在西部地区,分别是贵州、云南、广西、四川、甘肃。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涉及西部的有12个,中央重点支持的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全部在西部。所以尽管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们的任务还非常艰巨。面对这一艰巨的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采取有效措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肖渭明】可以从几个方面着力:
第一,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这是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要合理确定搬迁规模,尊重农民的意愿,有序组织实施。因地制宜确定安置方式,可以在移民新村、小城镇、乡村旅游区集中安置,也可以采取插花式的方式分散安置。要支持我们农民朋友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加快发展劳务经济,加强技能培训,改善移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确保能够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就是搬出来以后一定要有产业,有就业,这样他才能稳得住,能够致富。
【肖渭明】第二,要大力推进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等专项行动,努力为我们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提供造血机能。教育扶贫就是要让贫困家庭的子女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防止贫困代际传递,对他们继续实施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学国家资助政策,重点高校要继续向我们西部农村和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产业扶贫就是要立足贫困地区的实际和优势资源,精准选择产业对接项目,实现就地脱贫,所以很多地方现在种植水果、蔬菜,包括还有一些加工业,这是脱贫的一个很好的办法。旅游扶贫就是要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对贫困乡村旅游业发展给予重点支持,以辐射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肖渭明】第三,要继续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特别要发挥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的示范引领作用,继续做好对口帮扶。
第四,要加强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机衔接,对完全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又不能够通过产业扶贫的人口纳入到农村低保制度覆盖范围,实现社保政策兜底。我想,通过这么几个措施能够推动西部地区到2020年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谢谢。
【新华社记者】近期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下滑严重,这对今年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将产生哪些影响,未来会有什么举措?
【肖渭明】谢谢您的问题。刚才第一个问题实际上已经点到了,西部地区上半年经济增速下滑,主要原因是投资有明显下滑,带动整个经济增速放缓。今年前7个月,西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仅增长2.3%,比1-6月份的3.4%又回落了1.1个百分点。在四大板块里面我们现在是垫底的,主要是西北地区下滑很严重,西北地区的6个省区除了陕西省以外其余5个都是负增长,个别省下降的幅度还很大,最大的是47.4%。好在我们西南地区保持了比较强劲的增长势头,6个省区有4个投资增速达到2位数,居于全国前列。
【肖渭明】与整体运行情况相比,西北地区增速下滑的原因比较复杂,我初步分析,是几方面因素的集中体现,就是当前基础设施投资面临多种制约,中低端制造业竞争非常激烈而中高端制造业技术门槛又较高,这样投资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导致投资空间承压和投资下滑。一般的制造业竞争很激烈,竞争激烈企业就不敢进,中高端又进不去,而基础设施的投资也面临土地、资金等各方面制约,最终导致了投资下滑。这种局面如果持续,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确实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所以这已经引起了我们的高度关注。
【肖渭明】下一步,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一些措施,防止投资继续下滑。第一,在思想认识上要把开放和扩内需放在重要位置。西部现在处在向西开放的前沿地带,要加强与周边东亚、南亚、西亚、中亚这些国家的经济往来,促进扩大内需,拉动基础设施投资。
第二,西部地区要主动作为,向改革要红利,通过深化改革吸引多元主体投资。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主动对标先进,破除各种壁垒,吸引各类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踊跃到西部来投资。
【肖渭明】第三,补短板,增后劲,主动谋划,积极推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现在西北地区重化工产业的比重太大,所以这个结构的调整会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但是再痛也要调。所以要加快补短板,就是调结构的补短板。
第四,要全面准确把握当前经济和技术条件下投资的内涵,引导市场主体注重技术研发、人力资本积累、管理创新、品牌培育等软性投资,将知识产权这些无形资产的生产作为投资的重要组织部分,从而将有效投资从固定资产投资扩大到更广的范围。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近年来西部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都居于前列,但是我们注意到西部地区之间的地区差异呈现分化的态势,请问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如何促进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肖渭明】谢谢您的提问。2007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速首次超过东部地区,到去年已连续保持11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从2005年就超过了东部地区。但是今年以来,在西部整体发展取得历史性进步的同时,西部地区内部的发展也逐步呈现了多样化的新特点,突出表现在西北地区的增速普遍低于西南地区的增速,呈现了南快北慢的格局;资源依赖性强的地区经济增长普遍比产业转移早的地区要乏力。刚才我提到西北地区的增速要普遍低于西南地区,就是因为西北地区工业比重大,能源原材料占比太大;现在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省份已经是最低省份的两倍还多。
【肖渭明】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定程度上,这符合市场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但是,这种拉大的趋势如果不能控制在一定的区间内,让它过快增长的话,一定会导致新的区域发展失调,损害西部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率和质量。所以,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西部大开发政策的精细化和精准化,强化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因地施策来加以解决。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以西部大开发即将进入第三个十年为契机,发改委正牵头研究起草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初步考虑通过强化六方面举措来推动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肖渭明】第一,在加强分类指导上强化举措。前面讲到我们出现了分化的趋势,以往针对西部地区的整齐划一的政策措施恐怕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西部大开发的新要求和新任务,所以必须要根据西部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产业基础、主体功能等特点研究细化区域政策单元,针对不同政策单元提出各有侧重的发展思路和更加符合实际的差异化政策措施。有些以生态功能和农产品生产为主的省份,是不是可以不考核它的GDP和工业、投资增速?你就好好地保护环境,改善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旅游这些特色产业的发展,日子过得也挺好。
【肖渭明】第二,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强化举措。推动新资金、新项目、新举措进一步向西部地区的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配置向西部地区倾斜。
第三,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强化举措。要对标对表先进地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打造国际化、法制化营商环境。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公司制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调整国有企业布局,加大军民融合的发展力度。建立健全有利于吸引和留住急需人才的体制机制。支持国家重大制度创新和改革试点落在西部地区。
【肖渭明】第四,在深度开放上强化举措。刚才我在前面已经提到了,西部从当年的开放末梢变为现在的开放前沿,就是因为现在国家在向东开放的同时强调向西开放,也就是双方开放。向西开放,所有的陆路出口都在西部地区。要支持西部地区有效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完善口岸跨境运输通道、内陆骨干通道等开放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内陆开放性经济试验区、国家级新区、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区这些开放平台。
第五,在促进创新驱动上强化举措。现在我们正在考虑探索通过负面清单和鼓励类目录相结合的方式来完善产业政策,支持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能源、资源等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布局、升级改造和绿色发展,促进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依托“互联网+”等发展新经济,拓展发展新空间。
【肖渭明】第六,要在建设美丽西部上强化举措。西部是我们国家的屋顶和水塔,是国家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为重点的生态工程实施力度,加快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加大生态转移支付力度,在建设美丽西部中扎实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人民日报记者】关于生态保护的问题,去年以来祁连山生态破坏的事件在社会上的影响非常大,给我们的教训很深。从这个当中,不知道我们下一步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如何在开发和保护上达到一个最佳平衡?
【肖渭明】谢谢你的提问。祁连山生态破坏事件发生在西部甘肃,确实对我们西部人民来讲是一次很深刻的教训。这次事件给我们大家特别是西部的干部敲响了警钟。东中部不允许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西部同样也不允许,不要认为西部空间大、环境容量大就可以“大干快上”,破坏生态。
【肖渭明】我相信,包括甘肃省各级干部群众在内的整个西部干部群众,一定会吸取这次事件的教训,采取有效措施来防范此类问题再次发生。正确处理西部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非常重要。我们从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一直强调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到现在快20年了,这个要求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
【肖渭明】下一步,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精髓,深入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真正把西部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发挥出来。西部现在有很多地方的生态资源是非常宝贵的,将来把这个价值挖掘出来一定会取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谢谢。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记者】请问关于生态补偿机制的问题,我们知道随着生态环境对经济的影响不断加大,生态补偿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各方面对生态补偿的关注和期望也很高,所以请问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有什么进展,西部地区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肖渭明】生态补偿简单的说就是生态受益地区向生态价值提供地区给予补偿,包括资金、项目、人才各方面的补偿,让这些生态保护地区或者生态价值提供地区有积极性,减少污染破坏祁连山这样的冲动,因为毕竟生态保护地区也要吃饭,也要生存。生态补偿就是在这种理念下诞生的。
【肖渭明】我可以非常自信地告诉大家,中国的生态补偿制度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这主要体现在:一是我们是政府推动,市场参与,这个力量在西方国家是不可比拟的;二是我们补偿的范围非常广,我们有森林、草原、湿地、河流、土地等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生态领域,在国外覆盖这么大比例范围的几乎没有,国外大多数都是侧重在森林、河流,所以我们这个是非常完整的;三是我们现在的补偿标准尽管低,但是和我们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我们的财力相比,我们的补偿力度是比较大的。特别是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这是在我国生态补偿历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它正式确定了重点领域、重点区域、流域上下游以及市场化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促进了生态补偿机制正规化、机制化、法治化。
【肖渭明】我现在有几个数据向大家介绍一下。国有国家级生态公益林补助标准已经提高到每年每亩10元,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补助标准提高到每年每亩15元,草原、草畜平衡的奖励标准提高到每年每亩2.5元,草原禁牧补助标准提高到每年每亩7.5元。不要小看这2.5、7.5,如果家里有几千亩草地的话,乘下来的数字是非常可观的。所以生态脱贫在西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目前全国西部的国家级公益林10.6亿亩,占全国总和的65%。2017年中央财政投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一共是175.8亿元,西部地区拿到的资金占60%。西部地区的禁牧草原面积一共是11亿亩,草畜平衡面积26亿亩,中央草原补助资金187.6亿元,西部地区占96%。另外还有湿地补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贴、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等投入都非常大,西部也都是占大头。我们说西部是生态安全屏障,就是因为这些生态功能绝大部分集聚在西部地区,中央的各种补助也给予了西部人民很多好处。
【肖渭明】我们在政府推动的情况下搞了市场化机制,目前我们推动了水权、碳排放权、排污权、碳汇交易等不同的生态补偿办法,现在一些省之间的生态补偿,比如说广东和江西的补偿,安徽和浙江之间的生态补偿都在有序开展。我们通过生态保护补偿,促进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了生态保护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拓宽了农牧民收入的来源渠道,有效增加了生态产品和服务,实现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有机统一。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成就。
【孟玮】谢谢肖司长的介绍,回答了大家这么多关心的问题。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肖司长,也谢谢各位媒体朋友,谢谢。
据肖渭明介绍,西部地区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全面增强。具体到能源方面,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能源工程相继竣工,最后一批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金沙江梯级水电站以及广西百色、四川紫坪铺等一批大型水利枢纽建成并发挥效益。
同时,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西部地区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批特色产业基地逐步成形,特别是建成了一批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四大基地,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
具体的数据方面,肖渭明表示,目前西部地区能源累计开工重点工程41项,金沙江观音岩等一批水电站、风电站项目建成投产,西电东送三大通道全面建成,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实施。
将进一步加大能源领域重点工程建设
对于接下来的工作安排,肖渭明指出,国家发改委计划围绕“一带一路”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开工建设一批交通、水利、能源基础设施与生态环保和民生保障重点工程,确保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确保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势头不减弱。
肖渭明强调,要进一步推动电力、油气、信息等骨干网络建设,加强西北、西南陆路进口油气通道和配套干线管网建设,完善西气东输京陕线和和川气东送为主的天然气骨干管网建设。推动建设陕北-湖北特高压直流,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等电力通道建设。
肖渭明表示,截至2017年年底,152项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已经完工52项,还有100项在建,按照计划安排,全部项目将在2023年年底完工,完工以后西部将新增铁路里程8751公里,新增高速公路3219公里,新增发电装机1878万千瓦。到那个时候,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在创新驱动强化举措方面,国家发改委正在考虑探索通过负面清单和鼓励类目录相结合的方式来完善产业政策,支持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能源、资源等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布局、升级改造和绿色发展,促进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依托“互联网+”等发展新经济,拓展发展新空间。
加大生态文明建设
肖渭明指出,西部是我们国家的屋顶和水塔,是国家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为重点的生态工程实施力度,加快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加大生态转移支付力度,在建设美丽西部中扎实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此外,在政府推动的情况下,国家发改委在实行市场化机制,目前推动了水权、碳排放权、排污权、碳汇交易等不同的生态补偿办法,现在一些省之间的生态补偿,比如说广东和江西的补偿,安徽和浙江之间的生态补偿都在有序开展。我们通过生态保护补偿,促进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了生态保护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拓宽了农牧民收入的来源渠道,有效增加了生态产品和服务,实现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有机统一。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成就。
附:国家发展改革委西部大开发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实录
国家发展改革委西部大开发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实录
【孟玮】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西部大开发进展情况。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对全国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上周,国务院召开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对深入推进西部开发工作做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为了方便大家了解西部大开发的最新进展情况和下一步政策考虑,今天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我的同事,西部开发司巡视员肖渭明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下面先请肖司长作介绍。
【肖渭明】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也很愿意回答大家关心、关注的问题。首先我向大家通报一下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情况和工作进展。
第一个方面,西部大开发的进展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委会同有关方面狠抓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改善民生,推进实施了一大批重点项目和工程,巩固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平稳向好的发展势头,西部地区各项主要指标增速多年领先四大板块,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肖渭明】一是经济实力稳步提升。2013年到2017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从12.7万亿元增加到17.1万亿元,年均增长8.8%,占全国的比重从19.8%提高到20.0%。5年间,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些省份经济指标长年位居全国前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超过13%,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6.4%,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从23.8%、6.1%提高到26.4%和7.5%。
【肖渭明】二是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全面增强。铁路运营里程达到5.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7618公里。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兰渝铁路、西成高铁等一批重要交通干线相继投入运营。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万公里。民用运输机场数量达114个,占全国比重近50%。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能源工程相继竣工,最后一批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金沙江梯级水电站以及广西百色、四川紫坪铺等一批大型水利枢纽建成并发挥效益。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移动互联网覆盖面不断扩大。
【肖渭明】三是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西部地区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批特色产业基地逐步成形,特别是建成了一批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四大基地,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各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比如重庆的汽车、电子信息产业,贵州的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产业等蓬勃发展。
【肖渭明】四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重点生态地区生态修复治理加快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稳步推进,在西部地区设立了37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补偿机制初步建立。5年来,西部地区安排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3865.6万亩,面积累计达1.26亿亩,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草原、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得到巩固。
【肖渭明】五是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2017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1万元和1.1万元,是2013年的1.38倍和1.46倍,年均增长超过10%。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5年来超过350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目前西部地区贫困发生率全部下降到10%以下。“两基”攻坚计划如期完成,“两基”人口覆盖率达100%。农村三级卫生机构建设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明显提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四川汶川、芦山、云南鲁甸、青海玉树、甘肃舟曲等灾区灾后恢复重建胜利完成。
【肖渭明】六是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西部地区积极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欧班列快速发展,截至目前,西部地区累计开行4579列,占全国开行总列数的47%,宁夏、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广西凭祥、云南瑞丽、内蒙古满洲里等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
【肖渭明】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制定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是管用的,为西部地区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总的看,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有力遏制,我国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大大拓展了国家发展的战略空间。
第二个方面,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新机遇。
【肖渭明】西部地区是我国发展的巨大战略回旋余地,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统筹做好西部大开发工作,可以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可以增强防范各类风险的能力,可以支撑全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形势。可以说,把西部这盘棋走活了,西部地区经济升级了,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将更加扎实。
【肖渭明】刚才孟玮同志说了,在上周(8月2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新一届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成立后的第一次会议。新一届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成立不久即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西部大开发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西部地区干部群众的亲切关怀。我们作为从事西部大开发工作的人倍加信心满满。会议听取了我委关于西部大开发有关进展情况和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有关情况的汇报,研究了当前形势,部署了今后工作。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这次会议的有关部署,着力从以下三方面做好今年和下一阶段工作。
【肖渭明】一是进一步营造更具竞争力的“软环境”,提高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以深化“放管服”改革释放活力,着力解决阻碍企业发展、群众办事难的突出问题,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进一步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优化消费环境,鼓励发展网购、文化、健康等新兴消费,释放西部的市场消费潜力。
二是把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扩大内需更好地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结合各地实际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提升西部产业竞争力。突出补短板这个重点,抓紧推进一批西部急需、符合国家规划的交通和信息网络、生态环保、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能源通道等领域重大工程建设。对这些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国家将加大支持力度,西部地区也要通过深化改革,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更大释放社会和市场潜力。
【肖渭明】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促进西部地区民生不断改善。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坚决兜住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底线。着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运用“互联网+”等新模式使边远贫困地区享有更多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提高西部就业、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
我就先通报这两方面的情况,欢迎各位朋友提问,谢谢大家。
【孟玮】下面请记者提问。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近期,经济数据显示我国西部地区面临着比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一些经济数据的增速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想问您对此有何看法?
【肖渭明】谢谢您的提问,也谢谢您对西部经济形势的关注。
今年以来,确实像您刚才所讲的,受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下滑的影响,西部上半年经济增速确实出现了下降,经济下行的压力比较大。这个下行是不是一种趋势?恐怕还要进一步观察。我们现在初步分析,有周期性因素的影响,但是更多的是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采取措施,确保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目前上半年一些经济数据的情况来看,西部总体来讲还是保持了稳中向好的态势,依然是在合理的区间运行。
【肖渭明】我谈三个观点:一是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在全国仍处于较高水平。今年上半年,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7.4%,高于全国增速0.6个百分点,也分别高于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0.5和2.7个百分点,略低于中部地区的发展速度。特别是西南地区继续保持了较高增速。贵州、西藏、云南的增速在全国排名前三,其中贵州是全国唯一实现两位数增长的省份,增长10%,而且是连续7年多保持两位数的增长。1-7月,西部各省区市工业增加值增长总体平稳,西藏、云南、陕西、贵州、青海、四川累计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西藏、云南连续9个月实现两位数的增长,累计增速分别居全国第1位和第2位。西南省份固定资产投资普遍保持比较高的水平,贵州增长17.1%,广西增长11.5%,四川增长10.8%,云南增长10.4%。
【肖渭明】二是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五年来,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7.3%增加到46.7%,提高了9.4个百分点,而全国同期只上涨了6.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5年间,有超过一半的西部省份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四川、内蒙古、青海、甘肃四省区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以上。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在下降,下降了8.3个百分点。
【肖渭明】三是新动能正在加快孕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发展态势比较良好,工业增长贡献率稳步提高;高技术制造企业效益实现较快增长,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多个省份微型计算机、智能家电、新型数码产品等销售额保持2位数增长。以旅游、健康、养老、休闲、养生等功能为核心的旅游康养产业加快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总的来看,当前西部地区尽管面临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但仍然是我们发展的战略回旋空间,仍然处于中高速发展的机遇期、窗口期,是全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未来经济增长格局中可发挥更大作用。我们对西部地区的发展充满信心。谢谢。
【光明网记者】刚才您在介绍情况的时候提到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还提到了推进一批西部急需、符合国家规划的重大工程建设。能否介绍一下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的有关情况,西部地区发展将重点支持哪些领域的投资?谢谢。
【肖渭明】重点工程一直是我们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有力措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我们每年都会新开工一批重点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已经累计新开工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152项,投资总规模3.75万亿元,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民生和生态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铁路累计开工重点工程23项,宁西铁路西安至合肥段增建二线,呼和浩特至张家口铁路,西成高铁、兰渝铁路等一批连接东西、串通南北的铁路相继建成。现在,从西安到成都也就3小时左右,重庆、四川、陕西这三个在西部经济总量比较大的省份实现了建成3小时交通圈的良好愿望。进出新疆、出入西藏多通道的网络格局逐步完善。
公路累计开工重点工程35项,“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西部路段全线贯通,国家高速公路网西部地区路段基本建成。我在前面已经跟大家通报过,我们现在是两个5万,铁路营运里程达到5.4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5.1万公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欢迎各位朋友到西部地区旅游观光,坐高速铁路、坐高速公路看一看。
【肖渭明】民航机场累计开工重点工程12项,投资规模1624亿元。成都、重庆、西安、昆明等机场改扩建工程相继实施,基本形成了以成都、西安、重庆机场为区域枢纽,乌鲁木齐、昆明机场为门户枢纽,支线机场为支撑的机场网络体系。
【肖渭明】水利累计开工重点工程20项,投资规模4041亿元。内蒙古尼尔基大型水利枢纽建成发挥效益,云南滇中引水、内蒙古引绰济辽、陕西引汉济渭等重大引调水工程稳步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等成果显著。能源累计开工重点工程41项,金沙江观音岩等一批水电站、风电站项目建成投产,西电东送三大通道全面建成,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实施。
【肖渭明】生态环保方面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等重点工程。民生方面我们启动了一批小城镇公益设施建设项目,农村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这里向大家通报,到去年年底,152项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已经完工52项,还有100项在建,按照计划安排,全部项目将在2023年年底完工,完工以后西部将新增铁路里程8751公里,新增高速公路3219公里,新增发电装机1878万千瓦。到那个时候,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肖渭明】今年,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会议的安排部署,把调整优化结构与扩大内需更好的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西部地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补短板力度,将抓紧推进一批西部急需、符合国家规划的重大工程建设。将围绕“一带一路”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开工建设一批交通、水利、能源基础设施与生态环保和民生保障重点工程,确保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确保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势头不减弱。
我这里首先强调,交通基础设施依然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要加快形成以干线(高速)铁路公路为主骨架的交通网络建设。西部与全国各地一样也进入了高铁时代。“十三五”期间要重点推进十大高速铁路通道建设,具体来讲就是三个贯通和七个建设。三个贯通就是贯通乌鲁木齐到连云港的高速铁路通道、昆明到上海的高速铁路通道、昆明到广州高速铁路通道。七个建设分别是建设呼和浩特到南宁高速铁路通道、建设昆明到北京高速铁路通道、建设包头银川到海口高速铁路通道、建设银川至青岛高速铁路通道、建设兰州西宁至广州高速铁路通道、建设兰州至北京高速铁路通道、建设重庆至厦门高速铁路通道。
让我们非常欣慰的是,这十大通道里面有几条现在已经打通了,像昆明到上海、昆明到北京的高速铁路都通了。今年到明年我们要加快成贵高铁建设,尽快开工建设川藏铁路、渝昆高铁、西渝高铁等大通道。加快建设一批高速公路,拓展区域连接线,继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支线机场建设。
【肖渭明】二是要进一步推动电力、油气、信息等骨干网络建设,加强西北、西南陆路进口油气通道和配套干线管网建设,完善西气东输京陕线和和川气东送为主的天然气骨干管网建设。推动建设陕北-湖北特高压直流,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等电力通道建设。
【肖渭明】三是加强重大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滇中引水、桂中治旱二期、引黄济宁、引洮二期等重大引调水工程和四川向家坝灌区一期、广西百色水库灌区等项目建设。
四是加大对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
五是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创新投资和运营机制,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目前,西部地区大多数的镇和绝大多数的乡都缺少污水处理,这是我们下一阶段投资的重点。我就通报到这儿,谢谢。
【经济日报】西部地区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贫困人口比较多,相对比较集中。请问下一步西部地区打好脱贫攻坚战,怎么寻求更大的突破?
【肖渭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将其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我们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正如刚才您所讲的,西部仍然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012年到2017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9899万减少到3046万,其中西部地区贫困人口从5086万减少到1634万,年均减少25.5%。
刚才我提到,到目前西部12省区市贫困发生率已经全部降到了10%以下,这个贡献是了不起的,这个成就也是了不起的。但是我们确实还有1634万贫困人口没有脱贫,占全国的比重达到53.6%,也就是一大半贫困人口在西部,所以任务非常艰巨。西部地区贫困发生率比全国平均水平要高2.5个百分点,全国是3.1%,我们是5.6%。农村贫困人口在200万以上的省份全国是7个,5个在西部地区,分别是贵州、云南、广西、四川、甘肃。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涉及西部的有12个,中央重点支持的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全部在西部。所以尽管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们的任务还非常艰巨。面对这一艰巨的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采取有效措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肖渭明】可以从几个方面着力:
第一,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这是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要合理确定搬迁规模,尊重农民的意愿,有序组织实施。因地制宜确定安置方式,可以在移民新村、小城镇、乡村旅游区集中安置,也可以采取插花式的方式分散安置。要支持我们农民朋友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加快发展劳务经济,加强技能培训,改善移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确保能够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就是搬出来以后一定要有产业,有就业,这样他才能稳得住,能够致富。
【肖渭明】第二,要大力推进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等专项行动,努力为我们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提供造血机能。教育扶贫就是要让贫困家庭的子女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防止贫困代际传递,对他们继续实施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学国家资助政策,重点高校要继续向我们西部农村和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产业扶贫就是要立足贫困地区的实际和优势资源,精准选择产业对接项目,实现就地脱贫,所以很多地方现在种植水果、蔬菜,包括还有一些加工业,这是脱贫的一个很好的办法。旅游扶贫就是要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对贫困乡村旅游业发展给予重点支持,以辐射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肖渭明】第三,要继续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特别要发挥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的示范引领作用,继续做好对口帮扶。
第四,要加强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机衔接,对完全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又不能够通过产业扶贫的人口纳入到农村低保制度覆盖范围,实现社保政策兜底。我想,通过这么几个措施能够推动西部地区到2020年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谢谢。
【新华社记者】近期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下滑严重,这对今年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将产生哪些影响,未来会有什么举措?
【肖渭明】谢谢您的问题。刚才第一个问题实际上已经点到了,西部地区上半年经济增速下滑,主要原因是投资有明显下滑,带动整个经济增速放缓。今年前7个月,西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仅增长2.3%,比1-6月份的3.4%又回落了1.1个百分点。在四大板块里面我们现在是垫底的,主要是西北地区下滑很严重,西北地区的6个省区除了陕西省以外其余5个都是负增长,个别省下降的幅度还很大,最大的是47.4%。好在我们西南地区保持了比较强劲的增长势头,6个省区有4个投资增速达到2位数,居于全国前列。
【肖渭明】与整体运行情况相比,西北地区增速下滑的原因比较复杂,我初步分析,是几方面因素的集中体现,就是当前基础设施投资面临多种制约,中低端制造业竞争非常激烈而中高端制造业技术门槛又较高,这样投资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导致投资空间承压和投资下滑。一般的制造业竞争很激烈,竞争激烈企业就不敢进,中高端又进不去,而基础设施的投资也面临土地、资金等各方面制约,最终导致了投资下滑。这种局面如果持续,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确实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所以这已经引起了我们的高度关注。
【肖渭明】下一步,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一些措施,防止投资继续下滑。第一,在思想认识上要把开放和扩内需放在重要位置。西部现在处在向西开放的前沿地带,要加强与周边东亚、南亚、西亚、中亚这些国家的经济往来,促进扩大内需,拉动基础设施投资。
第二,西部地区要主动作为,向改革要红利,通过深化改革吸引多元主体投资。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主动对标先进,破除各种壁垒,吸引各类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踊跃到西部来投资。
【肖渭明】第三,补短板,增后劲,主动谋划,积极推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现在西北地区重化工产业的比重太大,所以这个结构的调整会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但是再痛也要调。所以要加快补短板,就是调结构的补短板。
第四,要全面准确把握当前经济和技术条件下投资的内涵,引导市场主体注重技术研发、人力资本积累、管理创新、品牌培育等软性投资,将知识产权这些无形资产的生产作为投资的重要组织部分,从而将有效投资从固定资产投资扩大到更广的范围。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近年来西部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都居于前列,但是我们注意到西部地区之间的地区差异呈现分化的态势,请问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如何促进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肖渭明】谢谢您的提问。2007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速首次超过东部地区,到去年已连续保持11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从2005年就超过了东部地区。但是今年以来,在西部整体发展取得历史性进步的同时,西部地区内部的发展也逐步呈现了多样化的新特点,突出表现在西北地区的增速普遍低于西南地区的增速,呈现了南快北慢的格局;资源依赖性强的地区经济增长普遍比产业转移早的地区要乏力。刚才我提到西北地区的增速要普遍低于西南地区,就是因为西北地区工业比重大,能源原材料占比太大;现在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省份已经是最低省份的两倍还多。
【肖渭明】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定程度上,这符合市场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但是,这种拉大的趋势如果不能控制在一定的区间内,让它过快增长的话,一定会导致新的区域发展失调,损害西部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率和质量。所以,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西部大开发政策的精细化和精准化,强化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因地施策来加以解决。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以西部大开发即将进入第三个十年为契机,发改委正牵头研究起草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初步考虑通过强化六方面举措来推动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肖渭明】第一,在加强分类指导上强化举措。前面讲到我们出现了分化的趋势,以往针对西部地区的整齐划一的政策措施恐怕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西部大开发的新要求和新任务,所以必须要根据西部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产业基础、主体功能等特点研究细化区域政策单元,针对不同政策单元提出各有侧重的发展思路和更加符合实际的差异化政策措施。有些以生态功能和农产品生产为主的省份,是不是可以不考核它的GDP和工业、投资增速?你就好好地保护环境,改善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旅游这些特色产业的发展,日子过得也挺好。
【肖渭明】第二,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强化举措。推动新资金、新项目、新举措进一步向西部地区的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配置向西部地区倾斜。
第三,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强化举措。要对标对表先进地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打造国际化、法制化营商环境。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公司制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调整国有企业布局,加大军民融合的发展力度。建立健全有利于吸引和留住急需人才的体制机制。支持国家重大制度创新和改革试点落在西部地区。
【肖渭明】第四,在深度开放上强化举措。刚才我在前面已经提到了,西部从当年的开放末梢变为现在的开放前沿,就是因为现在国家在向东开放的同时强调向西开放,也就是双方开放。向西开放,所有的陆路出口都在西部地区。要支持西部地区有效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完善口岸跨境运输通道、内陆骨干通道等开放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内陆开放性经济试验区、国家级新区、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区这些开放平台。
第五,在促进创新驱动上强化举措。现在我们正在考虑探索通过负面清单和鼓励类目录相结合的方式来完善产业政策,支持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能源、资源等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布局、升级改造和绿色发展,促进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依托“互联网+”等发展新经济,拓展发展新空间。
【肖渭明】第六,要在建设美丽西部上强化举措。西部是我们国家的屋顶和水塔,是国家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为重点的生态工程实施力度,加快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加大生态转移支付力度,在建设美丽西部中扎实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人民日报记者】关于生态保护的问题,去年以来祁连山生态破坏的事件在社会上的影响非常大,给我们的教训很深。从这个当中,不知道我们下一步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如何在开发和保护上达到一个最佳平衡?
【肖渭明】谢谢你的提问。祁连山生态破坏事件发生在西部甘肃,确实对我们西部人民来讲是一次很深刻的教训。这次事件给我们大家特别是西部的干部敲响了警钟。东中部不允许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西部同样也不允许,不要认为西部空间大、环境容量大就可以“大干快上”,破坏生态。
【肖渭明】我相信,包括甘肃省各级干部群众在内的整个西部干部群众,一定会吸取这次事件的教训,采取有效措施来防范此类问题再次发生。正确处理西部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非常重要。我们从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一直强调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到现在快20年了,这个要求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
【肖渭明】下一步,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精髓,深入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真正把西部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发挥出来。西部现在有很多地方的生态资源是非常宝贵的,将来把这个价值挖掘出来一定会取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谢谢。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记者】请问关于生态补偿机制的问题,我们知道随着生态环境对经济的影响不断加大,生态补偿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各方面对生态补偿的关注和期望也很高,所以请问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有什么进展,西部地区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肖渭明】生态补偿简单的说就是生态受益地区向生态价值提供地区给予补偿,包括资金、项目、人才各方面的补偿,让这些生态保护地区或者生态价值提供地区有积极性,减少污染破坏祁连山这样的冲动,因为毕竟生态保护地区也要吃饭,也要生存。生态补偿就是在这种理念下诞生的。
【肖渭明】我可以非常自信地告诉大家,中国的生态补偿制度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这主要体现在:一是我们是政府推动,市场参与,这个力量在西方国家是不可比拟的;二是我们补偿的范围非常广,我们有森林、草原、湿地、河流、土地等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生态领域,在国外覆盖这么大比例范围的几乎没有,国外大多数都是侧重在森林、河流,所以我们这个是非常完整的;三是我们现在的补偿标准尽管低,但是和我们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我们的财力相比,我们的补偿力度是比较大的。特别是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这是在我国生态补偿历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它正式确定了重点领域、重点区域、流域上下游以及市场化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促进了生态补偿机制正规化、机制化、法治化。
【肖渭明】我现在有几个数据向大家介绍一下。国有国家级生态公益林补助标准已经提高到每年每亩10元,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补助标准提高到每年每亩15元,草原、草畜平衡的奖励标准提高到每年每亩2.5元,草原禁牧补助标准提高到每年每亩7.5元。不要小看这2.5、7.5,如果家里有几千亩草地的话,乘下来的数字是非常可观的。所以生态脱贫在西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目前全国西部的国家级公益林10.6亿亩,占全国总和的65%。2017年中央财政投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一共是175.8亿元,西部地区拿到的资金占60%。西部地区的禁牧草原面积一共是11亿亩,草畜平衡面积26亿亩,中央草原补助资金187.6亿元,西部地区占96%。另外还有湿地补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贴、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等投入都非常大,西部也都是占大头。我们说西部是生态安全屏障,就是因为这些生态功能绝大部分集聚在西部地区,中央的各种补助也给予了西部人民很多好处。
【肖渭明】我们在政府推动的情况下搞了市场化机制,目前我们推动了水权、碳排放权、排污权、碳汇交易等不同的生态补偿办法,现在一些省之间的生态补偿,比如说广东和江西的补偿,安徽和浙江之间的生态补偿都在有序开展。我们通过生态保护补偿,促进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了生态保护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拓宽了农牧民收入的来源渠道,有效增加了生态产品和服务,实现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有机统一。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成就。
【孟玮】谢谢肖司长的介绍,回答了大家这么多关心的问题。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肖司长,也谢谢各位媒体朋友,谢谢。